西貝流士是由來自英國的雙胞胎兄弟Ben Finn,Jonathan Finn所開發的。自1993發行以來,快速的受到使用者的歡迎。2006年由AVID接手,到現在已經28歲了,只比它的前輩Finale略小了五歲。
當年開始學打譜軟體,是跟著學校學Finale。偶然機會下發現Sibelius,覺得介面不錯,自己看著tutorial慢慢學。第一份用Sibelius交的作業時,老師還一幅驚訝模樣,可能當時很多人還是覺得Sibelius不夠專業。但是,時至今日,幾乎我所認識的,有在使用打譜軟體的人,八成以上都是使用Sibelius,而且許多音樂出版公司,也都使用Sibelius作為標準軟體。這篇文章,就為大家來介紹它的優缺點。
整體來說Sibelius是相當易學易用的,我最喜歡的有以下幾項:
-
Ribbon: 這個設計是從7.0開始出現。從微軟那裡取得授權而來的。其實一開始我超級討厭這項設計的,因為原本6.0以前簡潔的介面不見了。但後來慢慢使用,發現還是有不錯的地方。像是文字選項都有預覽,還有圖示讓找一些功能會快一些。
-
功能: 在Finale裡,最煩人的就是一堆”工具”,要執行一項功能,要先選對工具,有時光猜哪個工具就要猜半天。在Sibelius裡就沒有這方面的困擾,基本上就像文書處理軟體那樣直覺,這也是當初Finn兄弟的設計概念。和Ribbon結和之後,很多Office的使用方法也可以在Sibelius裡使用。
-
九宮數字鍵: 這項設計應該是Sibelius的精華,核心所在。用得上手了之後時候簡直可以人機合一,打音樂跟打字一樣快。但雙面刃的效應就是,要用有數字鍵的鍵盤才有辦法使用。但是近幾年很多藍芽鍵盤,和大部份筆電的鍵盤,都是沒有數字鍵的。解決的方法就是重設對應的數字鍵到主鍵盤區的數字,或是另外買一個九宮數字鍵。
-
自訂快捷鍵: 軟體裡面幾乎所有功能都可以設快捷鍵,包括plug-in還有text style(稍後解釋)也都可以設定獨立的快捷,和九宮鍵一樣,熟悉之後手可以不用一直切換滑鼠,增加作業速度。
功能性
-
輸入方法: 打譜軟體最重要的功能,就是輸入音符。Sibelius的九宮鍵設計讓音符的輸入很直覺方便,它也很”貼心的”加入了Finale裡面大家喜歡的Speedy Entry輸入方式,讓從Finale轉過來的使用者,可以無縫接軌。另外,用MIDI鍵盤輸入方面也都有不錯的使用性。
-
分譜: Sibelius的分譜功能算是還不錯,雖然總譜打完後還是需要一些調整,但一些輔助的功能像是複製分譜格式,分行條件設定等等,讓分譜的整理相對快速。此外,很方便的列印功能讓我們可以列印不同份數的分譜,跟目前其他軟體比起來方便很多!
-
Plug-in: 另一個超棒而且不可或缺的功能就是Plug-in。通常在商業軟體,如果想要某些功能,我們通常要跟開發軟體的公司請求加入功能,再看看有沒有機會獲得回應。但在Sibelius,有一個方式可以讓使用者自己開發新功能,再用Plug-in的形式使用。當然,一般人要自己寫Plug-in是有點困難的。但是,Sibelius的使用者中,有一些神人級的軟體工程師,他們寫了許多好用方便,甚至是為Sibelius加分超多的Plug-in,讓許多本來很麻煩費時的工作,一個鍵就可以完成。有些Plug-in甚至被Sibelius的公司買走,轉而變成內建的功能。
-
多樣的輸出功能: 輸出功能是Sibelius的一個強項,它可以輸出pdf,mp3,midi,xml,圖檔,各種各樣的格式。並且每種輸出格式都提供了相當詳盡的可調整選項。目前其他軟體在這方面應該都還沒Sibelius來得優秀。
音源
音源在現代打譜軟體裡非常重要,一方面在作曲或編曲時,如果可以即時聽見接近演奏時的結果,可以幫助做出更好的選擇。二來,如果音源夠好的話,直接從打譜軟體輸出的音檔,就可以當作demo給演奏者或是委託人參考。
Sibelius內建的音源,雖然不到編曲軟體使用的等級,但我覺得已經有水準。而且各種演奏技巧都包含在內,可以邊打譜,邊聽到接近,或類似的效果,不用手動去調整任何採樣播放器等等,非常方便。在目前的打譜軟體裡,Sibelius的音源算是整體來說最優秀的,而且很重要的一部份就是不需要手動調整。像Dorico,雖然可以方便的加入外掛音源,但需要不少的手動調整,會耗掉很多原本拿來思考音樂的時間和精力。(原因是通常用了好的音源,就會想要求混音好聽,用的取樣正確等等的細節,沒完沒了)
如果是編寫管弦樂曲,現在還有一套叫作NotePerformer的音源,可以相當程度的精準呈現音樂細節,包括奏法,大小聲等等的。這套軟體一開始是開發給Sibelius的,所以對Sibelius的支援最好。Youtube上也有許多影片,是用這套音源直接輸出的,有興趣可以聽聽看這套現在非常受歡迎的音源。而它在Sibelius裡的使用也很方便,幾乎安裝好就可以直接使用,不需要任何調整。
售價
目前Sibelius是由Avid公司所擁有,這家公司在音樂領域最有名的軟體就是Pro Tools。不幸的是,近年Avid的營運不佳,原本獲利最大的影像剪輯軟硬體方面,因為個人電腦及軟體的發展,越來越不賺錢。所以,它只好不計代價的從各個旗下軟體的使用者身上擠出利潤來。而Sibelius很不幸的,是目前各大打譜軟體裡,唯一使用訂閱機制的一個。
訂閱使用的好處,是使用者不用像以前買軟體一樣,一下就要砸很多錢購買,而可以用月付的方式使用專業的軟體。壞處就是,停止訂閱之後,就不再能使用軟體,原本用軟體創作的檔案,也就無用武之地,於是只好一直訂閱。
雖然Sibelius還是有能讓使用者實際買斷軟體,但Avid一再的修改規則。現在,購買軟體之後,還是得每年固定付”更新”的費用,才能維持軟體的權利。否則,若是不付錢,跳過更新後,想要再次更新軟體,代價幾乎和重新買一套是差不多的。等於是變相的訂閱。
不得不說,我心裡是非常討厭Avid這家公司這種做法的。雖然多次想轉到Dorico,但因為Sibelius比較符合我的作業需求,目前為止還未成功。
目前,全功能的Sibelius Ultimate一個月的訂閱費用約是台幣600元(契約一年),如果預付一年約6000元。學生或教師並沒有折扣(嗯… 以前曾經有)。另外,有功能閹割版,就叫Sibelius (沒有Ultimate),一個月約300元。但是蠻多重要的功能都被拿掉了。
結語
目前打譜軟體中,我還是比較推薦Sibelius。一來是它的易學易用,速度及強大的功能性,這些都是不論業餘或商業使用中重要的。雖然它的訂閱模式令人不怎麼討喜,但另一方面來看,不用花大錢買一套軟體或許也降低了開始的門檻。